4年多来,北京创新开展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深化主动治理、未诉先办,12345市民服务热线累计受理群众诉求超过1亿件,解决了群众身边的一大批烦心事、操心事。接诉即办,也是近年来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在建议、提案中的“高频词”,大家围绕深化接诉即办改革,提了很多金点子、好建议。
在今年774位市人大代表中,安丽娟算是“老面孔”了,来自首钢矿山街道居民管理委员会的她,自1997年底当选人大代表,履职长达25年。这些年里,她提出了近50件议案、490条建议,其中40件议案被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采纳,60%以上建议得到解决。她还给自己定下了几个规矩:接到会议通知必参加,参加会议必调研,参加会议必发言,发言必讲真话实话,“因为‘代表’二字值千金,这是一个反馈民意、为民发声最直接有效的渠道。”
近几年,接诉即办成为她建议中常出现的关键词。实行精准派单、完善考核机制、加强基层干部专业培训……围绕12345来电如何接得快、派得准、办得好,她提出相关建议8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接诉即办改革后,基层的变化太明显了。首先是老百姓对12345越来越熟知、认可,也越来越信赖,愿意通过这个渠道反映诉求。其次,各级干部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增强了,办实事的效率高了。”安丽娟说,接诉即办是解决市民的烦心事、揪心事,“其实,代表的身份也一样,我要把他们的急难愁盼带上会,并督促解决。”
2022年“五一”前,海淀区遗光寺四号院内新建的“惠友军营超市”迎来试营业,这个消息让周边近千户居民喜笑颜开。这背后,离不开安丽娟的反复奔走和推动。
遗光寺四号院内原本有一个超市,配合周边改造,被拆除了,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社区很多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乘坐三四站公交车去超市,再加上候车时间,来回得一个多小时。“哪怕是买一瓶酱油、买一袋盐,也得折腾这么一回,冬天站在户外等公交车,还冻得够呛。”居民自发找到了安丽娟,反映了建超市的诉求。
2021年底,寒冬的一大早,安丽娟来到被拆除超市的原址和周边区域,向社区居民了解情况。接下来,她组织召开座谈会听取居民对建超市的意见、建议,并迅速将其整理成“人大代表建议书”。当天中午,安丽娟带着建议书赶到北京市商务局,与工作人员讨论。在2022年市“两会”上,安丽娟提交了这份建议,随后她与海淀区人大、海淀区政府相关领导沟通协商,大家一起想办法、寻对策、找路径。各方通力合作下,一个全新的综合便民超市建起来。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在安丽娟的持续推动下得到切实解决。
“不管是基层干部还是人大代表的身份,我都会第一时间解决群众诉求,因为我们坚持的都是为民服务的初心。”安丽娟说,“人民选我当代表,我要对人民负责,要认真听他们的呼声,当好他们的代言人。”
2012年,陶庆华当选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今年是他第三届任期的第一年,他直言:“这是一份来自人民的信任和使命。”
社会民生、基层治理、创新创业……在担任前两届人大代表期间,陶庆华总共提交了70多项议案和建议,大多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高质量办理,其中许多还被采纳并实施,例如开展接诉即办执法检查、北京市人才立法等。
接诉即办是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实践,是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有效机制。作为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副主任委员,陶庆华参与过《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的立项论证、调研、起草审议的全过程。条例施行后,在2022年的市“两会”上,他又提出启动人大执法检查的建议。
当年,市人大执法检查组对条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这次执法检查也充分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陶庆华说,包括他在内,全市12824名三级人大代表回“家”进“站”听民意、谋对策,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到地方治理和社会事务中。此外,市人大开展面向诉求人和承办单位的第三方社会调查,共收集意见建议1755条,最大程度汇民意民智、凝民心民力。
让陶庆华印象很深的是他作为人大代表在海淀区的一场座谈调研。“居民们争先恐后地跟我们分享他们对12345热线的感受。有人提到,以往一到汛期房屋漏雨问题就很让人‘头大’,社区说自己没有修缮资金,其他部门又说不归他们管,扯皮情况不断。有了接诉即办机制,基层街乡镇可以利用吹哨报到发动相关部门联动治理,困扰多年的难题有解了。”
“当然,北京是一座超大城市,我们在执法检查中也发现接诉即办改革仍有进步的空间。”陶庆华解释,从技术层面看,接诉即办还需要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现代数字技术手段,提升12345热线的服务能力,提高派单精度,从而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从机制层面看,接诉即办还应完善“首接责任制”,强化首接与配合单位的协同办理实效,同时加大主动治理的力度,向前一步、未诉先办,从而进一步提升治理效能。“目前,市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了问题清单和时间表,会按照市人大执法检查相关意见建议进行整改提升。”陶庆华透露。
“在接诉即办工作中,政协委员可以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在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中同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欧阳继华表示。
欧阳继华是来自共青团和青联界别的一名“老委员”,曾多次参加接诉即办工作的调研。在《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征求意见期间,欧阳继华参与了征求意见的座谈研讨,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在接诉即办工作中,除了可以发挥协商议政作用,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政协委员作为专业人士,还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力所能及地协助有关政府部门解决问题。”作为一名资深律师,欧阳继华发起成立了“细胖说法”调解室。“细胖说法”在西城区、顺义区等地共设有7个调解室,志愿者包括政协委员、青联委员、律师、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工作者等。利用专业知识,这支专业的志愿者团队协助政府部门接诉即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本次上会前,我们就协助德胜街道处理了一起纠纷。”欧阳继华说,这是一起租赁纠纷,由于租赁双方对“免租期”有不同的理解,出租方采取了断水断电措施,承租方拨打了12345。“街道的司法所联系我们做调解,我们第一时间就赶到了现场。到了之后发现,派出所、街道都在。”
调解工作要做通思想工作,既要讲“情”,又要讲“法”。“现在是冬天,如果是住人的话,断水断电就没法住了;如果承租方是经营性单位,断水断电就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突然断水断电的行为显然是不妥当的。”欧阳继华说,至于欠租金的问题,可以通过协商,也可以采取诉讼的方式去解决。在他的调解下,第二天,租赁双方就租金问题初步达成一致意见,出租方也恢复了供水供电。
接诉即办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对群众诉求快速响应、快速办理、快速反馈。下一步怎么办?欧阳继华表示,接诉即办不能只看数据,还要更加细化和精准。“比如,来电者的诉求涉及法律问题,就可以转到法律服务热线;如果涉及心理问题,就转到免费的心理咨询热线。由专业人士来支撑,而不是事无巨细、不加筛选地全部往基层转。”欧阳继华建议,接诉即办还应完善甄别评判机制,从而有效回应群众合理诉求,减轻基层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