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六月的甘肃通渭,香飘四溢。6月28日上午,以“绿色生态·全链发展”为主题的第五届(2023)通渭金银花节暨金银花健康产业园投产仪式在通渭金银花健康产业园举行。这是通渭县加快推动金银花全产业链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
走进通渭县李店镇姚川村分会场,连片的金银花枝繁叶茂、花团锦簇,一簇簇黄白相间的金银花,俏立枝头、香飘四溢。花田里,村民们三五成群,手挎着篮筐穿梭于田间,双手在翠绿的金银花枝上“翩翩起舞”,花田里一派繁忙欢乐的景象。
“金银花药用价值颇高,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这小小金银花就是我们实实在在的‘金银’。”当地村民孙克忠告诉奔流新闻记者,他已经60岁了,外出务工也没有人要,现在不但家里种植金银花,每年一亩平均收入在5000元左右,而且还可以在家门口的金银花公司务工,每天的工资约200元,“既照顾了家庭,又能增加收入”。
李店镇村民李改儿是金银花采摘能手,这次采摘金银花比赛中又得奖了。“我现在家里种植10亩金银花,家里平时采摘的花比较多,所以手法比较熟练。”李改儿高兴地说,她连续参加了5年采摘金银花比赛,每年都得奖,这次奖品是一床被子。
记者注意到,采摘金银花的村民都手提造型各异的草编花篮。这些草编制品都是当地妇女纯手工编织而成。据了解,近年来,在通渭县榜罗镇实施的香港小母牛综合可持续发展项目根据妇女有传统草编技艺和冬季农闲时间长的实际情况,聘请草编非遗传承人教妇女学习草编技艺,利用玉米皮和麦杆子编织草编工艺品,提升传统草编技艺,增加妇女农闲经济收入。
通渭县委书记谢占武说,2013年以来,通渭抢抓定西建设“中国药都”和“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战略机遇,立足资源禀赋,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政策保障,先后投入财政资金3.87亿元,推动中药材产业标准化种植、精深化加工、市场化营销、品牌化发展,全力打造以金银花为主、黄芪等道地中药材共同发展的中药材产业园。经过10年的发展壮大,全县金银花种植基地达到15万亩、产值突破7亿元,年均种植黄芪10万亩以上、产值达到3亿元,带动农户5.2万户23万人、户均收入2.1万元以上,全县中药材年交易量达到5.5万吨、市场交易额突破11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超过20亿元,走出了一条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产业振兴之路。
已经建成的胶州·通渭金银花健康产业园,带动金银花产业实现由农业种植到工业生产的转型升级,已研发金银花日化产品8个、代用产品12个,注册“清凉沅”商标5个,通渭金银花茶、金银花酒等系列产品获得中国绿色食品认证,畅销全国,通渭成为西北最大的金银花种苗研发培育基地、最大的金银花标准化种植基地、最大的优质金银花产品生产和销售基地。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 冯宝强 实习生 陈聪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