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世界瞩目,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乘坐过高铁的人都知道,不仅速度快,而且也十分稳定。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中国高铁是面临巨大亏损的。
2022上半年,中国铁路运营亏损800亿元。有人认为中国高铁巨亏的原因是耗电量大,1公里1万度电,而日本只需要43度。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呢?中国高铁到底亏在哪里?
【资料图】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被中国基建贯彻到底,中国在高速公路、铁路、国道、乡镇等交通道路上都投入了巨大的基建成本,开山建隧道,跨海修桥梁,只为了让交通更便利一些,让民众能够顺畅出行。
而地面上交通速度最快的莫过于高铁了,很多人选择高铁出行,方便又快捷。
因此中国铁路的营业里程不断刷新纪录,截至2022年12月份,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了15.5万公里,高铁的营业里程为4.2万公里,过去十年全国铁路累计载客出行量达259.1亿人次。
既然拥有如此庞大的运营里程,相比中国铁路应该很赚钱吧?从营收来看,中国铁路每年营收可以达到万亿元以上,但是负债也不小,达到6万亿人民币。
去年上半年中国铁路亏损额更是超过800亿元。所以大家经常乘坐的高铁不但没有赚钱,反而还亏钱了,甚至是巨亏。这难免让人好奇,都已经有上百亿的载客出行量了,为何还能亏损?
有一位名为“硬核科技迷”的网友解释称,中国高铁巨亏的原因是耗电太多。该网友还进一步引用了日本新干线的用电情况,对比中国高铁每公里1万度的耗电量,日本1公里只需要43度。
而且在“硬核科技迷”的第二张配图中还煞有其事地介绍:“日本新干线500系列从东京到新大阪电费为27万日元,一度电12-14日元,算起来不超过22.5万度电。”
这是515.4公里的用电量,若真的只有二十多万度电的话,电费自然用不了多少,所以日本新干线较为省钱。这时候“硬核科技迷”强调中国高铁的耗电量,仿佛巨亏的原因就是用电太多了。
这是真实答案吗?显然是在胡扯。“硬核科技迷”发布这篇博文之后,便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而大部分的讨论基本上都是在反驳“硬核科技迷”,同时夹杂着一些谩骂之声。
原因在于中国高铁的耗电量并没有“硬核科技迷”所说的那么高,相比于日本新干线43度的耗电量要低非常多。
根据光明网发布的一篇科普文章显示,CR400AF型复兴号动车组按照时速350公里来计算,人均百公里耗电量只有3.8度,堪称是节能先锋。
折合成每公里耗电量的话,大约只有20度左右,是日本新干线耗电量的一半。中国已经在普及高铁了,运用了大量的节能技术,所以耗电量并不是成为中国高铁巨亏的原因。
“硬核科技迷”看似一本正经的科普,实则是胡说八道。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微博网友的账号已经找不到了,恐怕是在一片谩骂声中注销账号,或者换了另一个马甲。
既然高铁巨亏的主要原因不是耗电量,那又是哪些方面的原因导致高铁亏损呢?其实不外乎三个方面的投入。
首先是基础设施的建设。高铁的运行速度非常快,所以一般需要保障路面的宽敞,夯实,同时为了保障直线运营,需要遇山开山,遇水搭桥,这是一个很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到目前为止中国投入的铁路基建也没有收回成本。
其次是运营成本。别看高铁只要发一趟车就能赚取不菲的收入,这背后是庞大的运营投入,包括列车的生产,购置,车站方面的资金投入。还有在购票平台的系统维护等等都算在开支上。
最后是维护成本。高铁建成之后,不可能放任不管。每隔一段时间需要进行维护,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保障出行安全。
去年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达4.2万公里,这么长的路线维护起来难度非常大,投资开销肯定不少。中国几乎没有发生过高铁脱轨以及重大事故的报道,就是因为有数不尽的基建人员在默默付出着。
中国高铁以不计成本的方式投入运营,为的不是赚钱,而是让万家灯火更加明亮。
同意的请点赞,欢迎转发,留言和分享。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