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非第一孩”中考加十分:十五年后你的孩子能上好高中吗?丨快评|当前头条
来源:南方周末 发布时间2023-03-14 20:12:18    

日前,山西晋城多生中考可加分引发热议。根据2022年12月当地印发的《泽州县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九项措施》,“在泽州县落户、就业的二(三)孩家庭子女,免费享受义务教育学校放学后托管服务。中考报考县内公办高中时可加10分。”

当地对这一文件出台了政策解读:2020年七普,泽州县常住人口为414999人,与2010年六普484174人相比,十年减少69175人。这个降幅是挺大的。当地人口负增长远远早于全国。又根据当地统计公报,2021年常住人口为414416人,比上一年又有所减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一政策的精确含义是什么?“在泽州县落户、就业”的意思是,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还是满足其一就可以了?顿号的意义是表示“且”还是“或”?

根据对该文件的实施细则,该政策“优惠对象”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2023年元月30日之后出生且首次户口登记在本县的二(三)孩;第二,二(三)孩父母至少一方为本县户口,且在本县就业至少缴纳社保满一年;第三,双胞胎或多胞胎家庭,按孩次计算。

条件二显示,上述顿号表示“且”,就业条件升格为“在本县就业至少缴纳社保满一年”,也就是说,关键不在于“就业”,而在于“缴纳社保”,无职业或自由职业也可缴纳社保,父母有一个为本地户口且缴纳社保满一年就满足这一条件了。

但这一政策规则本身有一个特征或问题:一个符合所有条件的家庭,生了二孩或三孩,只有第二孩与第三孩能享受中考加分,第一孩不能享受。根据实施细则条件三,你生了双胞胎或三胞胎,第二个与第三个出产道的婴儿未来才能享受,第一个出产道的孩子太“吃亏”了。如果这些胎儿在子宫内有思考与行动能力,应该都会争着当弟弟妹妹,拒绝当哥哥姐姐吧?当哥哥姐姐的虚名与加十分上好高中、考好大学孰轻孰重,是不言而喻的。

这不是笑话。该政策,在一个家庭之内,在第一孩与第二孩、第三孩之间制造了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不公平,难免不在兄弟姐妹之间产生嫌隙:出生先后决定命运,做哥哥姐姐难道也是一种错?在本地社会之内,在一孩家庭与多孩家庭之间也制造了同样的问题。

那么,为什么不彻底一些,索性规定“多孩家庭所有孩子都能享受加十分”?这样就仅仅委屈了一孩家庭的孩子。

深意在细节之中。实施细则条件一规定,2023年元月30日之后出生的非第一孩才能享受加十分,这意味着,存量的二孩、三孩家庭基本上享受不到。现在刚刚出生的非第一孩,十五年后中考,那时TA才能享受这一政策。也就是说,加十分的政策维持不变,十五年后才会对高中学位分配产生真实影响。

那么,一个十五年后才能兑现的承诺,能促进生育,实质性提升生育率吗?如果当地人相信十五年后自己的非第一孩真能加十分,那么,对于部分本来决定只生一孩的家庭来说,还是很有诱惑力的。因为中考有各类加分,家长也卷得厉害,各显神通,给孩子搞运动员证书的,有科研资源的给孩子论文署名,结果一地有各类加分的比例高得惊人。相形之下,多生孩子就能加分,可以让更多家长加入卷的行列。

这样的话,对高中学位分配将产生什么影响?后面将有进一步阐释。

现在有必要回答,为什么不对多孩家庭所有孩子都加十分,反而要区分第一孩与非第一孩呢?把15年后非第一孩才能享受这加十分放一起看,就昭然若揭了。

假设现在规定多孩家庭所有孩子都加十分,那政策规则的时间划断会很困难。除非规定存量多孩家庭立马可享受,其他划断方法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

对多孩家庭,如果规定全部孩子在2023年元月30日之后出生才能享受,那受惠的家庭就会进一步收窄。对多孩家庭,如果规定只有该时点之后出生的孩子才能享受,之前的不能享受,那就在一个家庭内部制造了规则不公平。对多孩家庭,如果规定只要有该时点之后出生的孩子,全部孩子都能享受,那存量多孩家庭肯定会不满。

唯一的选项是:多孩家庭所有孩子都加十分,只能让所有存量家庭都享受。那加十分对中考的冲击立马就要到来,极大改变尤其是“高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会引起极大争议,甚至引发社会冲突。这肯定是政策制定者所不愿见到的,所以才这般煞费苦心。

许多人对“优质教育资源”有一种误解,以为可以像“优质医疗资源”可分配。殊不知,优质教育资源的主要构成是优质生源,老师的作用是第二位的,“好学校”本质是通过好老师与过往的口碑聚合优质生源,并不能化腐朽为神奇。

基于这个认知,中考加十分,不管是十五年后才生效,还是现在立马生效,只要是更多的加分者获得了进入“好学校”的机会,达到实质性改变生源质量的程度,“好学校”很快会泯然众人矣。有人开玩笑说,不妨规定生七孩、八孩的家庭孩子免试进清华北大,以中国之大,以国人之卷,恐怕这两所大学很快会充斥此类孩子,结果将是清华北大从神坛跌落。

所以,为了满足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心理幻象而多生孩子,到头来终究也是空,大家也要认清这一点。

陈斌

关键词:

推荐内容